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政府
  • 网站支持IPv6
  • 玄武概况
    玄武区是南京的核心城区,总面积75.46平方公里,下辖7个街道、60个社区,2024年常住总人口数53.72万人,是南京市委、市政府及众多省、市直机关所在地,也是东部战区、东部战区空军等部队首脑机关所在地。辖区内山水城林优美,紫金山、玄武湖占全区面积近50%。历史底蕴深厚,十朝都会宫阙御园多建于此,明孝陵、中山陵等历史文化遗存闻名中外。科教资源丰沛,辖区内有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和中科院南... 【更多内容】
    经济发展
    • 大力强化有效投资
    • 全面壮大市场主体
    • 加快推动消费回暖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全年共安排区级以上重大项目102个,总投资824.1亿元,年度完成投资169.7亿元,华如防务元宇宙创新中心等35个项目开工建设,“玄武之光”新一代信息技术科创中心等31个续建项目加快实施,律政产业服务园等31个项目竣工投产,新增改造产业载体超50万平方米。项目招引成效显著,认真落实“招商攻坚突破年”要求,举办重点招商活动72场次,招引项目86个,实际投资总额84.3亿元,国信新能源、东豪物流等一批总部型、龙头型企业相继落户。项目储备前瞻布局,红山国际社区等2个项目纳入市级基础设施REITs储备库,前线文创产业园等23个项目纳入市级盘活存量资产项目库,十三中体育馆维修改造等3个项目获2696万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来源:2025年玄武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1+2+2”现代化都市型产业体系
    玄武全力推动以文化旅游产业为地标、以高端商务商贸和现代金融产业为支柱、以软件和信息服务、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两大新兴产业为新增长极的“1+2+2”现代化都市型产业体系建设,重点聚焦数据、大模型、跨境电商、绿色低碳等产业新赛道发力,更大力度推动玄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紫金山东麓、聚宝山脚下,总规划面积5.87平方公里的徐庄高新区,是主城区内为数不多的省级高新区,也是全国最早的专业化软件园区之一。园区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为两大主导产业,低密度花园式的园区布局,赋予了徐庄青山怀抱下的宁静致远;紧邻交通干线、地铁穿园而过,以及毗邻仙林大学城的地利优势,更为徐庄产业发展源源不断输送动能。 二十余年“精耕细作”,徐庄高新区已引进国机数科、江苏跨境数科、先声药业、鱼跃科技、柯菲平医药、苏宁易购、途牛旅游、速度信息、矽力微、大汉软件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集聚企业4000余家。园区更有江苏集萃医工交叉技术研究所、百家汇精准医疗控股有限公司、南京鼓楼医院临床医学研究院等机构安家落户、孵苗育木,带动园区两大主导产业集聚发展。
    产业强区

      锚定数据、大模型、绿色低碳、跨境电商等新赛道,扎实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强链,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 打造数据产业核心枢纽

    • 汇聚大模型产业发展势能

    • 构筑绿色低碳产业良好生态。

    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线,从境内治理和跨境流动两端发力,全力推进全省数据产业核心载体江苏国际数据港建设,国家数据局刘烈宏局长调研江苏时首站来到江苏国际数据港并对建设成效给予充分肯定。突出关键平台建设,成功推动全省唯一规范设立的江苏数据交易所落地建设,西门子全球首个Xcelerator科创中心落户,麦当劳中国唯一科研总部金拱门数科运营,全国首个“数据要素×公证法律服务”联合实验室揭牌,全市首个数据产业孵化基地入驻,累计建设联合实验室20余个、合作企业近百家。深化拓展场景应用,成立全国首个电池数字护照创新中心,启动建设全国首个电池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创新打造江苏首个数据资产“入表+运营”案例,数据跨境安全流动新模式探索入选市级重点应用场景,荣获全国“数据要素×”大赛总决赛二、三等奖各1项,数量占全省1/3。(来源:2025年玄武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创新组建玄武大模型工厂,与东南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合作建设大模型产业赋能中心,与南京银行合作发布总额超10亿元的大模型科创贷产品,建成超1500P算力池,科大讯飞代码大模型全国总部正式入驻。积极搭建大模型应用开放对接平台,与智谱AI等40余家国内头部企业共同成立大模型产业生态联盟,推动沙钢等全省100多家民营制造企业与大模型行业头部企业深度融合,全力建设江苏大模型发展服务基地。(来源:2025年玄武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围绕“GDC国际数碳谷”建设目标,在省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全面展开“两平台一基地一市场”建设,聚力打造江苏绿色低碳服务业集聚区。全面加强与绿色低碳领域头部机构及行业领军企业合作,设立BSI碳中和中国创新研究中心,开设江苏唯一的“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碳交易服务窗口,全力推动央企中节能集团二级总部大数据公司整体迁址落户。聚焦绿色低碳应用场景建设,宁德时代旗下时代电服江苏总部成功落地、抢先布局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市场,徐庄高新区入选首批省级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园区名单,玄武中心大厦通过国家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完成全市首笔跨省碳汇交易,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步伐不断加快。(来源:2025年玄武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改革创新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以改革创新破难题、以扩大开放促发展,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 重点改革稳步推进

    • 创新驱动成效明显

    • 对外开放不断深化

    围绕产业强区建设目标要求,将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机制作为“一区一特色”改革主攻方向,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规则体系建设国际数据流通一体化安全治理平台,完成全国首个全系列“路铁桥隧”交通数据产品挂牌,全省首家苏港两地合伙型联营律师事务所正式获批,全省首单“无票免税+核定征收”9610出口报关模式成功跑通。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创新推行“全程网办+在线帮办”模式,动态调整行政许可事项清单,378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办理”。积极借助资本力量促进产业发展,参与组建江苏软件和信息服务(南京)产业专项母基金、南京市人才母基金,成功推动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南京专区落地运营,实现知识产权融资1.78亿元。(来源:2025年玄武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宜居玄武

      突出城市发展所需和人民群众生活所盼,深入探索更可持续、更有温度的城市更新路径,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进一步增强特大城市中心城区综合承载能力。
    • 用心打造宜居环境

    • 持续强化精细管理

    • 全力推进生态改善

    积极补齐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全力推动67个城建项目,年度投资达12.6亿元。高标准整治龙蟠路、红山路等5条主干道沿线环境,精细化提升大树根、廊东街等街巷品质,全面完成樱海公寓等15个老旧小区改造,系统推进红山路126号、锁金六村等13幢危旧房安全消险。深入推动城市空间肌理重塑,玄武湖东岸提档升级全面启动,蓁巷等环东南大学特色街区业态加快焕新,百子亭、青石街等历史街区改造有序推进。全力破解土地资源利用瓶颈,持续推动原途牛大厦、全民健身中心等12个低效用地转型升级,低碳建筑示范项目省建科院红山科研综合楼成功落成,珠江路238号等3个地块即将出让。(来源:2025年玄武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民生服务

      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10类24件民生实事项目圆满完成,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19万元,连续11年位居全省第一。
    • 一心一意优服务

    • 系统施策强治理

    • 久久为功保安全

    设立智能就业服务亭14个,城镇新增就业1.43万人,支持成功自主创业1700人。持续完善多元救助帮扶体系,探访关爱特殊困难群体近60万人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3655万元。扎实推进对口支援工作,累计拨付帮扶资金5455万元。聚焦“一老一幼”需要,发布76家社区食堂银发助餐点地图,建成红山街道省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扎实开展“新三学”课堂教学提质行动,完成北京东路小学红山分校等改扩建工程,获评国家级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在全省率先试点“全天候、全链条、全流程”家庭医生服务新模式,建成区体检中心,打造“金陵小屋”等中医特色家医工作室12个。(来源:2025年玄武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Copyright 2016-2020 Xuanwu Nanji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玄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玄武区城市数字治理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20201029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201020031

    苏ICP备050096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