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政府
  • 网站支持IPv6
  • 索 引 号:    012965803/2023-41345 主题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组配分类:    解读材料 体裁分类:    报告
    发布机构:    玄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23-02-01
    生效日期:     废止日期:    
    信息名称:    《玄武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2022-2024年)》政策解读
    文  号:     关 键 词:    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人才;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玄武区;培育;企业知识产权;示范园区
    内容概览:    
    在线链接地址:    
    文件下载:  

    《玄武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2022-2024年)》政策解读

    一、发展目标

    到2024年,基本建成具有玄武特色的知识产权强区,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绩效、保护强度、治理能力、服务效能和人才水平进一步提升。

    ——知识产权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万企拥有有效注册商标企业数达1500家,新增江苏省知识产权建设示范园区1个,新增市级以上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20家,拥有贯标认证通过企业达80家。

    ——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进一步提升。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0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60件,新增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280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0000件,维持10年以上有效发明专利数达1600件,PCT专利申请量达500件;万人一般作品和软件著作权登记量达300件;马德里商标有效注册量达80件。新增省、市级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3家。

    ——知识产权运用绩效进一步提升。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2%,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6%,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达2亿元,知识产权交易额达28亿元。

    ——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进一步提升。获批省级“正版正货”示范街区1个,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超过85%,商业秘密保护维权联系点和示范点陆续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显著优化。

    ——知识产权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引进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2家,拥有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达4个,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累计达800人次,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主营业务收入累计达4亿元。

    ——知识产权人才水平进一步提升。复合型、国际化和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数量大幅提升,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超过8人。社会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渠道得到发展,累计培训各类各层次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超过3000人。

    二、重点任务

    1.强化产业园区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实施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建设计划,引导园区精准招商、精准服务,扩大“园区+平台+担保+银行”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的运用。

    2.完善园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推进徐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建设,持续优化园区内知识产权政务与文化环境,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和监督有力的园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3.强化高价值专利培育。以区内省级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为支撑,培育一批国际竞争力强、具有较强前瞻性、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高价值专利和专利组合。

    4.重视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建设专利导航产业发展试点实验区,通过专利导航促进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着力突出知识产权在企业创新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5.强化高知名度商标的培育。按照“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梯次衔接,整体推进”的原则,引导企业增强商标品牌培育意识,着力打造重点产业和文化旅游品牌。

    6.强化版权、植物新品种等培育。大力发展长江路文旅集聚区、1912街区等文化创意经济,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精品版权,促进区内版权产业集群发展。激励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高质量创造。

    7.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运用。引导企业建立知识产权台账和知识产权资产评估机制,开展市场化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合理配置企业知识产权,促进知识产权许可、转让、交易、质押、融资,实现企业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

    8.打造区域知识产权运营体系。支持江苏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江苏长三角技术产权交易中心等机构做大做强,鼓励区内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建立技术转移专业机构,打造长三角科技要素交易高地。

    9.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度。构建综合执法与分类执法相结合、权责一致、分工科学的行政执法体制。实行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形成体现玄武区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的精品案例。

    10.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贯彻知识产权最严格司法保护的理念,强化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坚持惩防并举,积极防范滥用知识产权诉讼权利打击竞争对手、排除和限制竞争、阻碍创新等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11.完善区域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充分发挥驻区高校院所知识产权科研、管理和服务能力,合作共建知识产权纠纷远程诉讼服务平台。探索建立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玄武区知识产权区块链保护平台和知识产权智慧监管平台。

    12.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引导企业开展企业知识产权标准化管理,建立知识产权社会信用监督机制,以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助力企业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13.积极开展惠企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托管服务等方式,促进优质服务机构与企业、高校院所和园区建立长效对接机制,建立知识产权信息分享与利用机制,利用知识产权大数据支撑产业发展。

    14.加强创新主体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依托南京市“TISC”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等,针对初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等中小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信息咨询、信息利用培训、基础检索等公共信息服务。

    15.构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络。以市“TISC”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市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公共服务平台为龙头,以高校、科研院所、图书情报机构等专业性信息公共服务节点为主干,社会化服务机构为补充,构建玄武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

    16.加强知识产权人才专业培训。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重点民营企业分层分类开展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实现全区企业“专业人才懂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人才懂专业”的目标。

    17.优化知识产权人才发展环境。鼓励高校院所知识产权人才轮岗交流和跨地区跨部门挂职锻炼,引导人才向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和企业流动,实现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联阅读:1.关于印发《玄武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

              2.《玄武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2022-2024年)》图解


    Copyright 2016-2020 Xuanwu Nanji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玄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玄武区城市数字治理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20201029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201020031

    苏ICP备050096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