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区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要点 | |||||
|
|||||
|
|||||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要求,为全区市场主体营造一流的发展环境,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制定如下工作要点: 一、加强科创能力建设。开展硅巷科技企业创新创业服务,打造硅巷“创翼护航”企业服务品牌,全年开展8场次“辅导问诊”活动,指导硅巷载体开展40场次“双创”活动。建设科创金融服务驿站,开展科技型企业融资对接和政策宣介服务,联合金融机构打造属地化特色金融产品。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深化校地合作,推动高校科研团队与企业对接,推动创新成果转化高效率开展。发挥“钟山农业创新发展联盟”优势,用好区域农业院校科研资源,建设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推动生物育种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领域关键环节与核心技术,找准企业人才与产业发展“最大公约数”,常态化对接龙头企业和高校院所,全程指导企业人才项目申报。(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发改委、徐庄高新区、各街道) 二、推动产业强区建设。推动江苏数据交易所建设,做好制度体系、平台载体、运营支撑各项保障,促进数据要素流通,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提升数商服务能力。发挥“玄武大模型工厂”作用,推广AI技术在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智慧金融领域应用,提升“企业经营解决方案”服务能力,发挥本地高校、科研院所优势,构建开放多元的大模型产业生态,集聚一批行业大模型和AI应用服务商。放大高端商务商贸优势,培育“首发经济”业态,集聚优质“首发资源”,探索集品牌内涵、本土文化、商业要素融合发展的“首发经济”发展路径。推动扩大内需,组建“美好焕新”联盟,联合平台企业、文博场所、商业综合体,丰富多元化消费新供给,提供多领域消费新指南,组织多主题消费新活动。打造数字文旅,推进数创中心建设,打造玄武湖东岸文旅品牌,开展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完善“江苏中亚中心”等建设,推动苏豪云、丝路电商、玺承电子商务等平台建设,放大优质企业招商虹吸效应,拓展外贸进出口企业业务新渠道,吸引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入玄武发展生态。(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商务局、区文旅局、区数据局、徐庄高新区) 三、丰富金融资源供给。推进科创金融生态样板区建设,丰富科创金融产品,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推进深交所科交中心南京专区建设,围绕交易撮合、成果转化、政策宣介服务内容,形成资本市场赋能的新型交易服务模式。持续开展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摸排走访,为企业精准匹配银行融资产品,强化融资供需对接服务。发挥全区产业投资基金作用,积极参与组建江苏省软件和信息母基金和南京市人才母基金,助力数据产业、绿色低碳、生物医药重点领域发展,集聚一批优质产业化项目。(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市场监管局、各街道、徐庄高新区) 四、做好企业引才服务。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工作,做好紧缺型高技能人才技能提升补贴申报和发放。推动高校开展毕业生技能评价认定,为企业和毕业生做好就业岗位精准匹配。常态化开展企业走访服务,办好“和谐劳动关系大讲堂”活动,全面开展职称政策宣讲,精细做好申报指导服务。开展国际职业资格比照认定和民营企业职称自主评审工作,助力全区企业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责任单位:区人社局) 五、搭建应用场景保障。围绕产业带动效应、惠企政策适用、行政事项服务重点工作,全年打造并发布40个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应用场景。围绕软件信息和人工智能重点领域,全年打造并发布80个重点应用场景。打造“数据要素×”应用场景,举办数据领域大型活动,指导企业开发数据产品,丰富数据产业应用生态。推动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探索可信数据空间在电池、交通、跨境等场景应用。打造电池产品数字护照,发布电池数据分类分级团标,服务电池出口行业发展。建设“信用合规工场”,构建贯穿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的信用合规服务机制,拓展信用成果应用场景。举办“宁创新品”“宁创未来”系列活动,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拓展项目对接渠道,促进企业发展壮大。(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数据局、徐庄高新区) 六、优化企业服务举措。开展“服务企业·面对面”活动,完善包保联系机制,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经营中的问题堵点。聚焦民间投资、公平准入、融资支持重点诉求,发挥“宁企通”“玄武企业服务”平台功能,做好政策适用精准送达,落实落细惠企政策。设立“企业服务专员”,开通24小时答疑解惑,做好创业支持,全程提供开办登记、税务办理、政策适用辅导服务。推行“受办分离”机制,探索“云综窗”模式,通过远程视频交互在线咨询导办,推动优质政务服务资源下沉一线。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提供覆盖立项至竣工验收全周期“帮办代办”服务。(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数据局、各街道) 七、优化行政事项服务。优化“全城通办”与“跨区协办”机制,推动行政审批工作提质增效。多渠道提供行政事项服务,完善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全科窗口”功能,依托“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系统,拓展“一窗受理、综合服务”服务事项。推行企业迁移“一件事”机制,推广“一表申请、只进一门,系统推送、联动办理”模式,实现企业迁移登记、税务、医保、社保、公积金省内迁移“一地办一次办”。推广危化品经营许可“告知承诺制”,开展企业换证事前指导服务,发布重点提示、政策答疑;对危化品经营许可开展“不见面”预审和专业指导,适用简易程序审批,缩短业务办理时限,提供规范化便利化审批服务。(责任单位:区数据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应急管理局、各街道) 八、优化企业办税服务。统筹办税政策宣传辅导服务资源,“一体化”开展可视答疑、精准推送、专项辅导工作,完善税费服务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升级“扫码即问、当日响应、预约面询”措施,开展企业疑难问题专家预约咨询,增强办税服务的主动性和精准性。围绕社保、发票等企业重点诉求,以“小切口”服务案例推动普遍疑难问题解决。持续推广应用全国统一规范电子税务局,拓展税费服务新渠道,提升线上办税覆盖率和智能化水平。升级12366热线服务,打造“办问协同”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运行监控,提升服务质量。实施“线厅联动”机制,与12366纳税缴费服务热线进行资源互补,为“线上办、远程办、就近办”做好强有力的服务支撑。(责任单位:区税务局) 九、强化企业法治保障。加强基层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指导,科学设置涉企检查方式,严格规范涉企检查程序,依法合理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开展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采取集中抽取、汇总取重方式对监管领域交叉、检查对象重复的抽查任务进行整合,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部门联合抽查数量占双随机抽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40%。开展安全生产“综研联检”,形成个性化检查事项清单,实施多部门联合“一次上门”,为企业开展全方位“健康筛查”,针对安全生产隐患问题,实施安全生产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政策。发挥多元解纷功效,优化“玄商e调”和商会商事纠纷调解机制,突出专业领域调解优势,为企业提供线上立案、线上化解、线上指导等优质便利的司法服务。设置涉企纠纷“绿色窗口”,打造“快速立案”机制,优化“一站式微服务手册3.0版本”,集成线上“一站式”服务,为企业高效诉讼提供便捷指引。(责任单位:区司法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法院、玄武生态环境局、各街道、徐庄高新区) 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知识产权公益体检”服务,提升企业防范风险能力,全年为20家企业提供全面系统的知识产权风险诊断,帮助企业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发挥数据知识产权价值,加强科创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投放力度,辅导30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融资。强化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建立“跨境电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关键指标”评价体系,引入定制保险产品,设立知识产权合规指引工作站,在跨境电商产业园开展常态化指导服务。开展徐庄高新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侵权判定咨询服务工作,为园区企业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侵权判定咨询服务;开展“知识产权侵权技术鉴定”服务,为园区企业提供客观、公正、高效的知识产权侵权技术鉴定服务;建立“提供自由实施分析报告服务”的第三方供应商名录,为有海外业务需求的企业提供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分析。(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徐庄高新区) 本工作要点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各项措施执行时限除另有规定外,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
|||||
| |||||
|
|||||
|
|||||
主办单位:玄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玄武区城市数字治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