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政府
  • 网站支持IPv6
  • 首页 > 专题专栏 > 营商环境工作专栏 > 创新应用场景
    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应用场景(2025年第一批)
    发布日期:2025-03-31 11:42 浏览次数:加载中...... 信息来源:玄武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字体:[ ]

    数据赋能,牵起千亿产业链

    江苏数据交易所完成变更注册,正式入驻江苏国际数据港。江苏数交所坚持“以省为主、省市共建”,紧紧围绕数据市场化配置改革工作主线,与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有效衔接,是全省公共数据市场化推广应用的主渠道、企业数据高效合规交易的主平台、数据流通体系建设的主枢纽,数据产品及服务覆盖全省,辐射长三角,涉及金融、医疗、交通、环保等多个领域。江苏数交所将积极培育新型数商生态,拓展高价值场景应用,打造具有江苏特色的数据要素流通交易体系,为数据产业繁荣发展作出贡献。目前,科大讯飞代码大模型全国总部落户江苏国际数据港,业务量超过3000万元。国机数科是首家入驻江苏国际数据港的行业龙头,依托“农机云”和“机械装备行业云”两朵国家行业云,串联起产业链上下游。中节能大数据总部项目载体装修正式开工,将承担起“零碳云”建设任务,专注于大数据互联互通和价值挖掘、数字化应用场景开发和大数据应用服务,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低碳数据服务商。玄武将发挥江苏数据交易所落地运营示范效应,围绕“高效便捷的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安全有序的数据流通交易体系”“集群创新的数据产业生态系统”三大目标,向“新”而变,乘“数”而上。

    两区共建,“携手”跑好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玄武区和江北新区签署共建发展合作协议,双方将立足自身定位优势,围绕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招商引资、公共服务领域协同发展。在产业协同发展领域,立足江北新区国家级新区空间资源、制造业产业优势和玄武区科教资源、数字经济产业优势,构建拥江产业协同机制,特别是加强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数据跨境流动创新应用等方面探索。在科技创新领域,围绕科技资源合作共享、科技成果联动转移转化、科技人才交流共享三个维度,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应用”全链条协同创新体系,打造长三角跨江协同创新示范标杆。在招商引资领域,深化“研发+制造”“总部+基地”“头部+配套”新型协作,建立招商项目流转和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共建伙伴园区、共办招商活动,吸引优质企业和龙头项目落户。在公共资源领域,围绕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开展合作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两区经济社会发展。

    “简事快办”加速度,提升“整体便利度”

    区税务局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要求,深化税费服务“快易达”工程建设,升级“融e办”服务,打造“简事快办·零跑动”服务模式。梳理19项简易税费业务纳入“简事快办”服务清单,设置“简事快办”专窗,实现服务清单事项免排队高效速办。建立“提前预审、精准分流、快速办理”“一站式”导办服务,精准对接纳税人需求,针对清单事项,直接引导纳税人到专窗办理,实现税费业务办理“零跑动”即办即走。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增设自然人服务专区、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服务专区、疑难杂事帮办服务区,对于办理时间较长的复杂业务,直接引导到相应专区,由专人全程辅导帮办,最大限度避免办税窗口排队积压。“简事快办·零跑动”服务模式推广以来,纳税人缴费人在办税服务厅内停留时间大幅缩短,平均等候时长仅需1.1分钟,简易事项办理时长均控制在1分钟内,纳税人缴费人办税体验不断优化,获得感和满意度有效提升。

    守信激励,赋能企业全面发展

    区市场监管局联合红山街道在星河WORLD产业园试点打造“信用合规工场”,辐射园区300余家高新科创企业,推动信用合规建设从“政府主导”向“企业需求”转型。升级合规内容,研究出台《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合规守信指导清单》,细分应用场景、服务事项、政策指南,推出“合规码”服务,企业扫码即可提交需求。打造全周期陪伴式服务,设置“信用管家”团队,开展“入园体检+动态跟踪”,建立电子信用档案,开展风险预警、专家问诊实时响应需求,推行失信提醒、免罚轻罚柔性措施,实现“修复有通道、监管有温度”。创新实践信用激励,针对跨境电商企业,探索推出“知识产权+信用+金融”服务,联合金融机构对知识产权保护成效显著的企业,给予保费优惠、理赔预授信等支持,并探索开展“知识产权+信用+法律服务”,联动律所提供合规体检,强化风险防控能力。目前,首批30家跨境电商企业已进入信用激励评估阶段,企业合规意识将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践行”,逐步形成“守信降成本、合规促发展”的良性营商生态。

    “一照多址”,助力企业发展“加速度”

    区市场监管局创新推出“一照多址+证照联办”服务模式,通过住所与经营场所分离登记,允许企业在营业执照上增设多个经营场所,无需再单独办理分支机构营业执照。针对需要办理“一照多址”,但许可证未载明新址的情况,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实现证照办理同步推进,2个工作日即可将经营许可证和“一照多址”营业执照一并送到企业手中,切实让企业告别“多头跑”,一步踏入“快速道”。该举措打破传统“一事一窗”办理限制,实现材料跨业务复用、审批流程并行推进,企业仅需“进一扇门、取一个号、交一套材料”即可同步完成证照变更,既破解了企业规模化发展的场地制约,又通过减少重复跑动和材料提交,助力企业快速抢占市场先机。

    “创翼护航”,助力珠江路科技新程

    区科技局与珠管办举办“创翼护航”科技政策系列培训会,全年拟召开3场,为企业开展精准辅导和全周期问诊服务,激活珠江路片区产业创新活力,打通“硅巷-创业大街”双创资源联动通道。聚焦科技企业“政策盲点、申报痛点、发展堵点”,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进行政策深度解读,吸引珠江路沿线40余家科技企业参与。活动邀请权威专家系统解析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从高企资质培育、专精特新申报路径,到瞪羚、独角兽企业跃迁策略、技术合同登记实务等关键节点,通过案例剖析、流程拆解、风险预判,为企业定制“政策适配清单”与“申报导航图”,切实解决政策理解碎片化、申报流程复杂化难题。后续系列培训还将围绕知识产权与法务、高企申报与日常财务管理良性互动等主题开展专业培训,为珠江路沿线企业的稳健发展保驾护航,助力区域产业发展迈向新的高峰。

    党建赋能,全链对接,提升“要素丰裕度”

    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多家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举办“全链+”系列活动,全年拟开展10场,串联汽车销售、金融保险、文旅融合等产业链资源,搭建“政企协校”四方协作平台,助力破解企业市场拓展难、产学研融合堵点等问题,推动行业资源匹配高效转化。组织汽车销售、金融机构、文旅企业参展,推出汽车消费金融方案、电商骑手保险等定制化产品,促成跨行业供需对接;联动环玄武湖商圈“迎新节”,为企业拓展文旅消费场景提供增量空间。建立党建共建联盟,整合物业、商会、车企资源,构建“问题共商-资源共享-市场共拓”协作生态;依托行业协会设立“惠企服务专班”,常态化开展政策解读、合规指导。目前,促成6项合作协议,预计为参展企业新增订单超500万元,推动高校3项技术成果对接产业转化。

    “容缺审批+联席会商”打通载体投运“快车道”

    区建设局探索商户装修施工许可容缺办理路径,缩小新建商业载体从竣工到营业的空档期。按照“因时应势,一事一议”原则,积极寻求上级帮助,组织多部门会商,为省、市重大项目“招商花园城”部分主力商户量身制定容缺办理施工许可方案,全力打通新建商业载体营业的堵点,满足“招商花园城”按期开业的迫切需求。“招商花园城”集中商业区开业后,将在销售额、新增就业岗位、纳税额等方面为全区社会经济带来稳定增长贡献,逐步成为玄武区铁北红山片区的商业新标杆,激发片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政企协共建,提升“生态共享度”

    梅园新村街道联合南京商业地产商会在熊猫·万谷金融科技中心打造“一见会客厅”。基本功能为行业社交平台、对外展示窗口、行业联合秘书处,通过“资源一网聚合、服务一站通达”为企业搭建跨界合作的直通车,以精准匹配降低交易成本,以协同创新激活营商动能。通过线下打造主题沙龙、大咖开讲、行业培训、对话访谈、路演推介等场景,汇聚资源,促进合作,提升行业和城市价值,加强政府、商会、园区三方联动,提供政策辅导、项目对接、人才互访等全链条服务。目前,开展各类活动30多场,主题涉及提振商业消费、文商旅融合、产业招商及深度运营、城市更新存量盘活等领域,串联不动产开发运营、企业服务、投资基金等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搭建政府、企业、商会三位一体服务平台。

    全周期服务机制为重大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锁金村街道搭建“政企桥梁”,围绕企业发展需求,聚焦项目难点堵点,建立“1小时响应、24小时跟进”服务机制,以全周期服务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提质增效。组织多部门联席协商会,邀请专家深度介入项目论证,协助企业系统梳理审批流程,针对企业提出的核心问题与职能部门现场研究可行性方案,以“企业吹哨、街道报到”服务模式链接创新政策工具,为企业高效嫁接资源。定期走访联盟单位,持续与属地重点单位保持密切对接,加强政企业务推介合作。


    Copyright 2016-2020 Xuanwu Nanji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玄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玄武区城市数字治理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20201029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201020031

    苏ICP备050096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