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政府
  • 网站支持IPv6
  • 首页 > 专题专栏 > 营商环境工作专栏 > 创新应用场景
    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应用场景(2023年一季度)
    发布日期:2023-12-22 10:13 浏览次数:加载中...... 信息来源:玄武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字体:[ ]

    玄武区优化营商环境一季度创新案例汇总

    案例1:

    玄武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企业“领跑”全省前列

    近日,省商务厅公布了江苏省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企业名单,苏美达国际技术贸易有限公司等企业成功上榜,成为玄武区推动市场主体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增强产业链韧性,加速融入双循环发展战略的生动缩影。内外贸一体化,即企业同时开展内贸和外贸活动。过去,我国内外贸企业市场方向相对专注,内贸企业主攻国内市场,外贸企业主要开拓国外市场。随着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成为大势所趋。

    2022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同年9月,省商务厅开展内外贸一体化企业试点工作,旨在着力推动试点企业提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标准衔接、品牌营销、渠道布局等能力,促进内外贸融合、一体化发展。其中,来自玄武区的苏美达国际技术贸易有限公司、苏美达船舶有限公司、南京瀚润纸业有限公司名列其中,成为全省外贸企业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标杆”。

    进出口并重、内外贸并举,持续提升产业韧性。苏美达国际技术贸易公司聚焦机电设备和大宗商品领域,同步推进进口、出口、内贸等多种业务,探索内外贸融合新业态发展模式。苏美达船舶公司加强内外贸协同,将先进的外贸船技术和经验引进内贸船市场,开发设计多款内贸新船型,同时以内贸思路拓展外贸市场,推动外贸优势船型皇冠系列更新升级。瀚润纸业在国内外注册品牌,从产、供、销、售后全产业整合,目前已为全球超160个国家和地区企业提供服务。

    市场主体蓬勃发展,也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滋育。去年,南京市等6个城市获批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借这一股“东风”,玄武乘势而上,立足服务业占比超98%的区情实际,持续推动外贸稳定和创新发展。为提振外贸企业发展信心,玄武从政策支持、金融扶持、政务服务优化等多个方面,为外贸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定期举办外贸企业沙龙解读最新政策、牵线金融机构为外贸企业注入金融活水、设立外贸新业态企业退税资金池助推新业态发展,同时,玄武设立稳定外贸工作专班,主动走访对接全区外贸企业,累计协调解决企业运营困难超过百件,还有企业专员全天候为企服务不断线……精准“滴灌”下,市场主体开拓进取,在融入双循环发展战略过程中不断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在“推动外贸稳定和创新发展成绩突出”方面,玄武作为全省、全市唯一入选的城区获得省政府激励表彰。

    玄武企业的入选,为玄武辖区内更多市场主体加速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蹚出“样板”。下一步,全区还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撬动更大层面资源全力培育外贸企业开拓创新、先行先试,在稳外贸基本盘的基础上探索外贸新业态发展,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外贸力量。

    案例2:

    玄武区举办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

    “服务企业·面对面”座谈会

    为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促进省政府《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省42条”)和市政府《南京市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市33条”)在玄武落地见效,2月17日下午,玄武区举办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服务企业·面对面”座谈会,就即将出台的《玄武区关于落实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充分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旨在更加贴近企业需求、更加精准助推企业发展。区委书记闵一峰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钱维主持会议,相关区领导,区有关部门、各街道主要负责同志及27家企业代表参会。

    闵一峰认真听取发言,与大家深入交流,感谢广大企业家为玄武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闵一峰指出,当前拼经济、促发展已经成为全国各地的共同行动,玄武紧跟上级部署、抢抓难得机遇,聚焦服务业扩大开放、重大项目、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精准发力,全力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玄武区即将出台的《方案》,注重体现与上级政策的衔接性、与过去措施的延续性、与区情实际的契合性,突出打包精准推送、专人对接服务,确保及时回应企业诉求、解决企业难题。下一步,玄武将认真梳理、充分吸收各方意见建议,完善政策措施、抓好政策落实,持续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和培训力度,以优质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钱维主持会议并强调,全区上下要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全面把握政策要求,系统、完整地把政策举措“讲明白、送出去”,保证各项政策让区内广大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钱维指出,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纽带作用,认真研究吸收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更加全面了解企业所需,确保政策能够更贴实际、更好落地,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会上,区发改委对《方案》编制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方案》在全面承接“省42条”“市33条”政策体系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玄武特色、企业需求,共8大类23条政策举措,为提振市场信心、稳定发展预期提供坚实支撑。同时,区各相关部门还围绕税费减免、助企降本、金融扶持、服务业扩大开放、重点行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招商引资质效等7个方面出台了配套实施细则汇编,以“惠企政策包”的形式送达企业,帮助企业精准把握。

    受邀参会的27家企业,涵盖了商贸、外资、外贸、科技、生物医药、载体运营、房地产、金融、文化、文旅、重大项目、“智改数转”及“专精特新”等多种产业业态,是全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座谈现场,苏美达、南京银行、南京商厦、柯菲平、凤凰置业、万谷集团、同程商逸旅、肯立科技分别围绕《方案》意见建议、企业运营情况、存在困难等方面作交流发言。

    案例3:

    南京玄武法检联合出台十项司法措施

    护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

    区法检共同制定出台《关于全力保障“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先行先试区”建设的十项司法措施》

    该文件紧扣玄武区首批纳入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7类场景、36个重点项目,结合两院工作实际,就精准护航生物医药开放创新、注重维护跨境金融健康发展、着力提升服务国际人才环境、服务推进园区建设和科技创新、扎实拓展“两业”融合发展渠道、全力保障文旅融合特色发展、依法平等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积极支持行政机关推进服务业开放发展等有针对性地提出十条司法举措。

    案例4:

    玄武区税务局“三个聚焦”

    激发规范服务新效能

    一、案例背景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打通办税缴费堵点,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提升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玄武区税务局自2022年8月下旬起,从服务环境、形象、行为、流程等多维度发力,开展了为期三周的办税服务厅服务规范化提升试点工作,致力于打造“高质效、优体验、有温度”的税费规范服务玄武样本。

    二、主要做法

    (一)聚焦三个转变谋突破

    一是转变思想观念。切实强化全局“一盘棋”,上下齐发力,横向促协同。“一把手”亲自动员部署,分管党委委员亲自督战,纳税服务科、办公室、征收管理科、信息中心等多部门通力配合,协同作战,确保高效推进,有效提升。

    二是转变观察视角。充分做好试点前期准备,邀请市税务局纳税服务处和辅导老师提前下沉办税服务厅,采取窗口蹲点调研、晨会观摩、监控检查、分层访谈等方式,详尽梳理问题清单。从上级机关和第三人的视角发现并锁定破解问题。

    三是转变推进方式。全体成员共同破除“重业务办理,轻服务细节”固有思维,在管理理念上实现扭转。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沉浸式互动式学习体验,在学中改、从改中学,动态化完善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效能。以点带面,从单个、细微问题的改进解决,带动全局纳税服务规范程度提升。

    (二)聚焦问题细节促提升

    一是内外兼修,实现服务形象提升。办税服务厅作为对外展示窗口,直接反映区局整体工作面貌和干部职工精神状态。区局着重对发式、面容、手部、工装、鞋袜、工牌、饰物等十四项内容进行规范,全员逐一达标过关,每日跟进复检,同时对站姿、坐姿、行姿等进行深入培训纠正。对导税、咨询、窗口等各类岗位人员,从形体仪态、表情神态、沟通礼仪、接待礼仪四方面重点提升。

    二是因地制宜,实现服务流程重塑。优化区域划分和岗位设置,根据区局主厅两层四区的格局,结合前期已设立的咨询辅导核心区、问需式引导岗位、双线导图等,增设2个主动式问需岗位。优化服务流程,针对各岗位设计服务流程和话术,通过“举手迎、笑相问、快速办、提醒递、诚邀评、目相送”等具体流程节点建立全厅文明服务的全程闭环。纳税人缴费人从入厅到出厅均可体验感受温馨有礼、周到细致的服务。优化晨会流程,创新推出“轮值主持人”模式,规范设定了列队、仪容仪表检查、值班长总结、科长点评、服务话术演练、整顿呼号等系列环节,有效焕发团队活力。

    三是对标找差,实现服务环境优化。结合省税务局《办税服务厅规范化建设手册》,通过6S管理规范培训,对标找差,列出整改清单,逐项销号。利用休息时间开展整理、整顿、清扫,做好物品分类。规定工作区域物品摆放位置,配置统一的文件架、笔筒、桌垫等,实现工作区域的整齐划一。合理调整区域布局,规范标识标牌,增设无障碍设施、医药箱,宣传海报入框,完成全厅集线整理,增设插座触电保护,从细节入手,有效实现办税服务厅环境优化。

    (三)聚焦后续管理守成效

    一是提升思想认识。将“以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税费服务工作之中。以队伍建设为根,围绕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教育开展培训和团队活动,深挖税费服务“内驱力”。经常性换位思考,关注纳税人缴费人“急难愁盼”,珍视个人和集体形象,将各项服务流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是强化支撑协同。税费服务工作不是纳服部门的单打独斗,它关系到全局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从人、财、物等多方面争取支持和配合。围绕办税服务厅服务规范化提升,在全局范围内建立跨部门协同联动机制。科学合理配置岗位人员,实现更加灵活的AB岗补位;从细节出发,持续优化软、硬件和办税缴费环境。

    三是加强监督考核。以日常监督为抓手,由办税服务厅值班长、分管科长开展每日巡检、晨会点评、监控抽检、现场检查等,实现以巡促改、以检促建、以评促优。建立激励机制,以绩效考核兑现、岗位明星评比等方式,树立典型,弘扬先进,促进个人习惯的养成和保持,为广大纳税人缴费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规范、热情的办税缴费服务。

    三、经验启示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借助上级机关和第三方力量,有效避免“当局者迷”的情况出现;二是坚持跟踪问效,税费服务水平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持续的坚持和努力,需要有长效机制去保障。

    案例5:

    做优“玄武金卡”品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为进一步优化玄武区营商环境,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选好商、招大商、引强企,吸引更多高端资源要素集聚玄武,玄武整合优势资源,首创“玄武金卡”,为优质企业高管或高端人才提供子女入学、专属医疗、政务通道、人才安居、文旅休闲等7大方面一站式服务,让企业在玄武蓬勃发展的同时,为企业员工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自2019年实施以来,共为辖区优质企业颁发了77张“玄武金卡”。为增强政府与企业“粘性”,组织“玄武金卡”企业开展系列活动,走进南京六朝博物馆开展“夜遇长江路 寻一场博物揽韵之旅”亲子活动,走进玄武湖公园开展“啡尝玄武 樱你精彩”咖啡节活动,走进锦创书城开展“IN玄武 览印象中国”参观活动,搭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交流合作平台,更好地服务企业。

    为持续放大“玄武金卡”效用,不断丰富服务内涵,在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做好金卡企业服务和保障工作的基础上,计划联合辖区优质资源,为企业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确保“玄武金卡”的吸引力和含金量。

    案例6:

    玄武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码上贷)平台

    一、背景

    疫情期间,为扶持辖区内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玄武区金融局依托区内金融集聚优势,围绕商贸、文旅、数字经济和生物医药等行业,坚持“小”(面向小微企业)、“快”(强化审批和下款快速)、“活”(担保方式灵活)的服务原则,开发上线“码上贷”平台,积极帮助企业化解融资难题。

    二、做法

    1.设计推出专属二维码,企业扫码进行线上申请,仅需填写企业名称、联系方式、贷款需求等基本资料。

    2.贷款需求等信息直接推送至20多家合作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服务专员主动匹配,24小时内通过平台向企业择优推荐金融产品。

    3.企业收到推荐后进行反向选择,自主联系银行进行对接。

    4.区金融局做好后续跟踪服务、闭环管理。

    三、成效

    通过 “码上贷”服务措施, 110家企业通过“码上贷”平台,获得贷款(含授信)近20亿元。

    “码上贷”撮合平台由企业发布自身基本情况和融资需求,区内20余家银行根据企业信息推荐最有优势的金融产品,然后由企业选择最适合自身需求的银行进行对接,这种方式极大改善了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同时,有效整合了全区金融资源,为营造良好的金融产业生态环境创造了有利市场环境。该项措施实施成本低、技术难度较小、管理较为便捷,玄武区“码上贷”推出后,高淳区等地也推出了“企业融资码”。

    四、启示

    小微企业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切实困扰小微企业发展,其中,银企信息不对称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瓶颈之一。

    针对这一问题,多地尝试推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企业信用融资平台等,以信息归集、融资增信、政策支持、融资对接和融资评价等方面着手,从供需两端加强和改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畅通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循环。但多数平台建设成本较高,打通政务、税务等平台资源难度高,较难实现大范围的推广。同时,通过信息集中展示金融产品的各类平台,虽然将选择权交给企业,但增大了选择难度,企业选择合适的产品需要具备相关的基础知识,并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码上贷”平台专注融资对接的平台属性,以“小而精”的理念提供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间的融资对接服务。一方面实现了企业和金融机构间的快速对接,另一方面通过银行主动推荐合适的金融产品供企业选择,帮助企业能快速获得服务信息,实现了金融资源的精准推送。

    同时, “码上贷”平台的搭建成本和难度不高,适合作为省市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的补充,充分调动区域内基层金融资源,提高小微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

    案例7:

    完善网格化包保服务体系

    跑出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加速度

    为打造玄武营商环境品牌,徐庄高新区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把网格化管理服务作为创新服务企业方式、提升服务企业质量的重要抓手,切实当好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服务员”,以良好营商环境助力高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徐庄高新区不断完善优化完善企业服务体系,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题,以“全链条”服务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强化企业包保,制定出台网格化包保实施方案,建立“条块结合、资源整合、重点下移、靠前服务”的网格化包保工作模式和管理服务工作机制,全面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网格载体信息,让服务更高效,企业更满意。依托网格化管理架构,将辖区划分成8个区域网格,全体机关干部下沉网格、包保企业。同时,访企情、解企难、排企忧,积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助力高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案例8:

    多措并举提升全域营商环境

    孝陵卫街道深化党工委委员包保服务企业机制,强化企业需求与资源衔接,助力玄武区都市工业产业园、紫豪科创园等共约3万平方米载体改造更新,协助T80科技文化国际社区导入优质项目10余个,有效盘活存量载体5000余平方米。高效率推进双拜巷地块挂牌前期运作,统筹考古发掘等各项难题,设置服务专员,为拿地企业开展一站式服务,为“拿地即开工”奠定坚实基础。协调区职能部门、园区等开展系列政策宣讲与业务培训,集聚科技型中小企业100余家,培育中国企业500强1家,独角兽、瞪羚企业2家,实现区域年均有效发明专利超7000个。


    Copyright 2016-2020 Xuanwu Nanji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玄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玄武区城市数字治理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20201029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201020031

    苏ICP备050096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