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新城“门户”,红山国际社区年内开园 | |||||
|
|||||
|
|||||
从新庄立交驶出,向北进入红山路,两侧建筑簇新笔挺,一展新城面貌。以南北向的红山路为界,南京市重大项目、红山新城“门户”——红山国际社区项目A、B两大地块隔路相望,一侧是去年开业、入住率超97%的人才公寓,一侧是进入收尾阶段的产业园区,预计年内正式开园。昔日“城中村”蝶变国际化社区,以产城融合打造主城“新封面”。 载体“上新”,聚焦“数”“碳”育生态 近日,在红山国际社区项目现场,只见A地块围挡均已拆除,4幢银色楼宇拔地而起,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铺设绿化装饰。走进1号楼,大堂墙体上的字样标识表明载体“身份”——毅达·南京数碳MOBO科技园。 毅达·南京数碳MOBO科技园是项目A地块核心产业载体,办公建筑面积共3.7万平方米,其中3、4号楼规划为科研办公载体,1号楼为办公载体,目前正在全面招商。 “数”“碳”,是园区主导产业赛道。园区运营方、苏州兰德集团南京管理中心总经理王海炳介绍,园区重点聚焦数据要素、能源低碳相关产业,融合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为辅助产业,以“双轮驱动”赋能区域产业转型“换轨”。 “数据与绿色低碳也是玄武区重点发力的未来产业赛道,与园区产业方向高度契合。”王海炳表示,不同于传统园区“划地招商”的模式,毅达科技园秉承“按产业造生态”。在硬件方面,构建契合产业需求的创新环境,通过立体绿化与海绵城市技术降低能耗,并结合智慧运维系统实现能源、设备、环境的智能协同与高效管理,园区楼宇也获得了国际LEED绿色建筑认证。 在产业规划上,园区将数据要素产业细分为云服务、大模型、元宇宙等11个目标领域,制定专项扶持计划,拟孵化创新人才项目,为园区带来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社区“成形”,人才“一站式”集聚 走出科技园,项目A地块毗邻红山南路的部分空间被印有品牌标识的围挡遮住,内部传出阵阵机械轰鸣声。“与大多数产业项目不同,红山国际社区以‘社区’思维谋划配套设施及公共服务。”红山新城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应对红山新城日益增长的商务、旅游需求,项目A地块2号楼引入明宇豪雅、凯悦嘉轩两家南京首店酒店,设有宴会厅及会议室,可满足企业商务接待需求。商业广场则计划引进创意美食、潮流买手店等业态,打造“年轻力”潮流集中地,目前正全力冲刺年底开业。 而在一路之隔的项目B地块,也让更多“新南京人”在此安居。去年3月,青年公寓“柚米社区”正式运营。公寓建有大中小3种房型,房间内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可拎包入住,租赁方案也是灵活的“押一付一”,适应青年需求。 “我刚续签了一年租约,住在这里非常舒心。”去年7月,前往星河WORLD园区中一企业面试的王芳,曾在“柚米社区”短住。成功入职后,她将在南京的第一个“家”安在这里,还邀请同事前来一起租住,“通勤便利、服务贴心,还有各类活动空间和社群,很年轻化的社区!” 截至上月底,“柚米社区”出租率达97.8%,其中近三成为红山新城辖区内物联网、传媒、建筑等企业租用的员工宿舍,生活与产业在社区交织共生。 向新“生长”,拥抱国际化舞台 作为主城区为数不多可规模开发的土地,红山新城11年磨一剑,以“科技创新、产城融合”为引领,将昔日“城中村”打造为面貌新、产业聚、人才旺的新城。抢抓开放机遇,新城加速开拓发展新空间。 以“国际”为定位的红山国际社区,目前已引入西门子Xcelerator长三角科创赋能中心项目,将打造全球首个线下体验和应用服务中心,构建“智改数转网联”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数字化和低碳化转型以及数字化人才培养的相关服务,有望在今年正式开放。 在红山国际社区1公里开外,是今年6月开街的“壮观天下”国际街区,作为新城国际化生态战略的关键环节,实施开拓全时商机、丰富文化夜韵、塑造地标夜景、汇聚人间烟火、推广夜间运动、传承文化文脉等六大专项行动,营造国际化氛围。 引聚总部型企业、搭建国际合作平台,玄武以开放思维“磁吸”国际元素。8月5日,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正式挂牌。这一平台由玄武区联合苏豪集团在红山新城共建的江苏中亚中心升级而来,从区域性贸易枢纽到国家战略重要载体,拓展与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各领域交流合作。 从新城到世界,当前,亚非普惠银行筹备办公室、赞比亚国家发展署南京代表处、非中经济文化促进中心南京代表处(筹)已在红山新城挂牌成立。同时,依托江苏首家苏港两地合伙型联营律所——法德东恒柯伍陈(南京)联营律师事务所,加快构建完善涉外法律服务体系,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加速从“玄武新中心”迈向“国际化窗口”。 来源:玄武发布 审核:赵晖 |
|||||
| |||||
|
|||||
|
|||||
主办单位:玄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玄武区城市数字治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