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政府
  • 网站支持IPv6
  • 索 引 号:    012965803/2024-24330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组配分类:    解读材料 体裁分类:    通报
    发布机构:    玄武区人民政府 生成日期:    2023-10-20
    生效日期:     废止日期:    
    信息名称:    《玄武区“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文  号:     关 键 词:    玄武;固体废物;玄武区;源头;细胞;处置;生活垃圾;危险废物;指标体系;理念
    内容概览:    
    在线链接地址:    
    文件下载:  

    《玄武区“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一、制定依据

    根据《南京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宁政办发〔2022〕8号),制定“无废城市”工作实施子方案。

    二、实施范围及期限

    1、实施范围:玄武区全域,包括7个街道(新街口街道、玄武门街道、梅园新村街道、锁金村街道、孝陵卫街道、玄武湖街道、红山街道)和1个开发区(南京徐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0个社区,总面积75.46平方公里。

    2、实施期限:2022年至2025年。

    三、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立足玄武发展实际,通过重源头、促减量,践行绿色低碳发展;通过重分类、推回收,完善固废收运体系;通过重利用、减处置,强化固废末端管理;通过重“细胞”、抓特色,助推玄武全域“无废”;通过重宣传、齐参与,营造“绿色无废”氛围;通过重保障、健体系,推进“无废玄武”建设,建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公众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管理体系,实现固体废物产生强度下降、分类回收体系有效构建、“无废”理念文化有效宣传、四大体系有效保障,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2、阶段目标

    2025,全区固体废物产生强度保持下降,“绿色循环”“变废为宝”资源化利用水平稳步提升,固体废物收运实现全覆盖,风险防控能力有效提升,减污降碳协同作用更好发挥,涵盖工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无废城市”信息化平台基本建成,“无废城市”建设各项任务全面完成。

    ——固废源头减量成效明显。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初显成效,装配式建筑比例大幅提升,危险废物产生强度保持下降。

    ——分类收运体系有效覆盖。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小量危废集中收运体系、医疗废物收集处置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

    ——资源利用水平稳步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提升至93%;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提升至42%;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水平有效提升。

    ——无害化处置有效实施。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有害垃圾持续全量无害化处置。

    ——“无废城市”建设体系更趋完善。“无废城市”建设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技术体系进一步加强、市场体系进一步规范、监管体系进一步优化。

    ——“无废”理念深入人心。“无废”理念得到广泛宣传,公众“无废”意识进一步提升,社会“无废”文化基本形成。

    2030,有效构建城市固体废物信息化治理“一张网”,实现“产生源头减量化、收运体系专业化、资源回收循环化、保障管理规范化、无废理念普及化”的建设目标。提升城市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水平,建成具有玄武特色的“无废城市”。

    2035,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方式全面形成,固体废物信息“一张网”全面建成,制度、技术、市场和监管四大体系成熟完善,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无废玄武”全面建成。

    四、工作任务

    1、重源头、促减量,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工业产业绿色发展,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

    2、重分类、推回收,完善固废收运体系。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健全危废分类收集体系,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3、重利用、减处置,强化固废末端管理。推进建筑垃圾全量利用,规范危险废物末端管理,推动绿化废弃物资源化。

    4、重“细胞”、抓特色,助推玄武全域“无废”。完善“无废细胞”创建体系,全面推进“无废细胞”建设。

    5、重宣传、齐参与,营造“绿色无废”氛围。加强“无废”理念宣传教育,推进“无废”文化多元传播。

    6、重保障、健体系,推进“无废玄武”建设。完善固体废物制度体系,健全固体废物技术体系,激发固体废物市场体系,打造固体废物监管体系。

    五、建设体系

    玄武区“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以《南京市“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为依据,结合玄武区实际和“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重点,明确30项建设指标,根据实际开展情况,动态调整指标体系。围绕“无废玄武”立体宣传、“无废景区”绿色旅游和“玄武环保宝”资源回收三大特色模式,构建具有玄武特色的“无废典范模式”。提出包含源头减量、集中收运、重点“无废细胞”建设等三个方面,共9个配套重点工程项目。为保障玄武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有效推进落实,涉及玄武生态环境局、区发改委、区城管局、区建设局等16个相关职能部门,保障财政、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投入,促进形成分工明确、协同增效的综合治理体制机制,搭建高效的联动监管平台。



        关联阅读:1.关于印发《玄武区“十四五”时期 “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2. 《玄武区“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图解



    Copyright 2016-2020 Xuanwu Nanji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玄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玄武区城市数字治理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20201029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201020031

    苏ICP备050096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