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上午,玄武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隆重开幕。来自全区各条战线的209名区人大代表肩负全区人民重托,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权,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谋篇布局。
区委书记闵一峰和张志超、贾慧、许恺等区四套班子领导以及大会主席团成员在主席台就座。会议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贾慧主持。
上午9点,大会开幕。与会代表全体起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张志超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报告包括2023年工作回顾、2024年工作总体要求和2024年主要工作安排三个部分。
报告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报告从六个方面回顾了2023年区政府工作取得的成绩:
坚定不移稳增长、促发展,经济运行企稳回升。把经济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五拼五比晒五榜”竞赛活动为抓手,坚持按月调度、按季推进,全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发布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23条”,持续推动国家和省市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见效,经济发展持续回升向好。大力推进107个区级以上重大项目建设,年度完成投资184.3亿元、同比增长10.6%,47个项目顺利开工,28个项目实现竣工。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举办重点招商活动94场,全年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达580亿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0个。深入推进长江路、环玄武湖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打造特色消费新场景162个,引进品牌首店90家,消费拉动作用日益凸显。
坚定不移抢先机、寻突破,产业能级不断提升。锚定强链补链延链方向,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数据要素、跨境电商、绿色低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强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积极强化“1+2+2”现代化都市型产业体系建设,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53家、限上贸易企业73家、市级总部企业4家,累计获批省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8个,数量与体量全市领先。入选首批国家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名单。在全省率先探索数据要素产业发展路径,世界500强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新设二级子公司国机数科成功落地。建设江苏国际数据港,构建全省唯一的合规数据跨境服务平台,打造江苏数据流通核心节点。建成南京跨境电商(玄武)产业园,打造“一体化”跨境电商生态圈和“一站式”跨境电商服务链。研究布局绿色低碳产业,推动建设全省绿色低碳服务业集聚区。
坚定不移抓开放、谋创新,发展动能加速积蓄。抢抓南京入选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机遇,以扩大开放促发展,以改革创新破难题,不断增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将建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先行先试区作为“一区一特色”改革的主攻方向,出台三年行动方案,明确8大重点场景24条实施路径,7个项目入选全省服务业重点项目,数量、体量均居全市首位。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实体化运作,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6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03家,获评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区,蝉联全国创新百强区、排名较上一年前进7位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新增市场主体8320户、注册资本164.23亿元,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31件、继续位列全省第一,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
坚定不移优环境、提品质,美丽底色积极彰显。坚持以“优空间、强功能、增活力、塑特色”为导向,因地制宜开展城市更新,生态质量指数全省第二,全市唯一连续三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以更高标准塑造城区面貌,推动68个城建项目建设,完成3条道路建设,整治改造12个老旧小区、5条街巷,提前完成4幢危房治理。以更大力度保护生态环境,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0天、优良率达82.2%,位列全市第二,国省考关联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在主城率先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玄武湖入选第三批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重点推介名单。以更实举措优化城市管理,创成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21个,新增停车泊位1171个、开放共享车位2500余个,优化完善交通节点150余处,百子物业累计托管老旧小区279个。
坚定不移惠民生、增福祉,幸福指数持续攀升。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10类26项民生实事圆满完成,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0年全省第一。民生保障精准发力,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700余万元,全市唯一入选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梅园新村社区创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公共服务持续用力,建成十三中红山新城等3个新校区,入选省智慧教育样板区培育区域,获评省首批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开展文化活动1800余场。安全发展不遗余力,“一楼一策”完成109栋高层建筑消防无水问题整改,全年火灾事故起数同比下降20.1%、降幅为主城最大。全面开展锁金六村4幢危旧房安全消险工作,积极破解困扰居民十余年的难题。
坚定不移讲政治、树形象,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始终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全面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府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坚定不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定期开展集中学法活动,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强化政府合同合法性审查,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40件。办复人大代表建议126件、政协委员提案115件,办结率100%。办结12345热线等各类诉求约8.7万件,满意率94.82%、解决率88.32%,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政府系统抓落实能力明显提升。
报告强调,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至关重要。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聚焦重点任务和薄弱环节,增强机遇意识和危机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玄武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在新征程上不断开创新的辉煌。
报告指出,今年区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走在前、做示范”重大定位,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锚定目标、奋发进取,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玄武新实践,谱写“强富美高”新玄武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报告提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着重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聚力产业强区,打造潜能无限的创新玄武。服务南京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建设,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为主抓手,扎实推进强链补链延链工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坚持融合发展,打造充满活力的开放玄武。着眼江苏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需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推动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全面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突出品质提升,打造美丽宜居的绿色玄武。坚持把人民城市理念贯穿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各方面,持之以恒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因地制宜开展城市有机更新,全面优化城市肌理和功能风貌。
夯实民生根基,打造普惠均衡的幸福玄武。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高标准办好民生实事,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强化风险防范,打造和谐稳定的平安玄武。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进一步加强隐患排查整治,推动矛盾源头化解,升级优化治安防控体系,持续提升区域安全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报告最后强调,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走在前、做示范”重大定位,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力以赴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玄武新实践!
会议表决通过了选举办法、民生实事项目测评和票决办法。
部分市十七届人大代表,出席区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全体委员、区原四套班子老领导,有关区领导、各街道、园区和区机关各部门负责人应邀列席。部分公民旁听本次大会。
编辑:都姝含
审核:钱晨
主办单位:玄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玄武区信息中心
苏ICP 备 05009669